最新新闻:

租不如买 共享充电宝除了“扎堆”涨价还会啥?

时间:2021-04-12 09:50:19来源:新华财经

明星企业上市、头部企业合并、巨头入局,近日,共享充电宝在资本市场颇受关注。然而,在用户层面,部分场所收费高达10元/小时、方圆几公里找不到归还点、最高收费涨到199元……围绕着这一行业“差评”却不断。

共享充电宝是否“非涨不可”?其商业模式究竟是怎样?应该如何平衡消费者口碑和企业盈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内涨价过快等行为有“收割”消费者的嫌疑,企业要想永续发展还需找到更加多元的商业模式。

“租不如买” 共享充电宝竞相涨价“收割”用户

近期,各大平台上,关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投诉直线上升。

“上周在衡山路一家酒吧借了个充电宝,一扫码,发现6元/小时,绝了。”对于近期共享充电宝纷纷提价,上海白领周小姐感慨说真是“租不如买”。

这只是近期围绕共享充电宝投诉的冰山一角。记者走访上海市徐家汇商圈的部分酒吧和密室桌游店、KTV店,发现这类场所的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普遍比较高,有的甚至高达10元/小时,相较于投放初期平均1元/小时,涨幅惊人。

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附近一家酒吧店主告诉记者,每周都有几个客人喝醉忘还借走的共享充电宝,“苍蝇腿也是肉,通过提高定价,相关收入一个月能提高一千多元。”

除了提价,各类管理乱象也引发众多争议。

“3月9日当天已经归还充电宝,机台的显示灯也亮了,没想到十天后被告知没归还,直接扣款99元,简直流氓!”提及共享充电宝乱收费的乱象,网友Oyang愤愤不平。

“这种所谓的系统错误发生概率不小,你也很难说是不是有意。”大学生小周对此也有很多埋怨。

“借时容易还时难”也是用户普遍反映的问题。上海白领杜女士反映,她上周在浦东新区某商场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等到吃完饭想还的时候,店家已经打烊了,“我又打车跑了好几个点,要么没有空位置、要么系统提供的是‘假’归还点,最后因为错过归还时间被扣款100多。”

与此同时,不少品牌的最高租赁费也在短时期内大涨。此前,就有网友在某投诉平台上反映,2020年底来电的最高租赁费用还是99元,短短几个月间之后已经涨到了199元。

没有定价权、服务同质化行业盈利能力存疑

各大共享充电宝平台为何急着涨价?

专家分析认为,共享充电宝行业技术壁垒较低,商业模式相似度极高,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具备领跑优势。然而,当前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各家企业都铆足了劲儿上市,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进一步扩大市场,形成规模效应。

公开消息显示,今年4月1日,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同日,“搜电充电”与“街电”正式合并,共建全新的集团公司;与此同时,美团也于2020年上半年重新“入局”这一行业。

上市的前提是有漂亮的营收数据。而共享充电宝主要依靠入场费、分成费进驻商家,要想盈利,主要依靠涨价。

不过,尽管纷纷提价,但行业的盈利能力并不被广泛看好。

安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共享充电宝不具有用户粘性,对线下场景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热门商圈入驻成本、分成升高,厂商只能通过充分让利抢占市场。

在深圳经营5家酒吧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三年前,店内开始引进共享充电宝,当时店家与平台的分成大约为5比5,如今一路演变为6比4、7比3、8比2,直至9比1。“目前根据位置、人流量不同,我们通过共享充电宝每月单店入账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以“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为例,根据公布数据,其2020年佣金比率就高达44.1%。

上市不是终点需解决盈利模式单一问题

专家分析认为,上市不是终点,依靠涨价实现盈利也不是长久之计,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主要问题在于盈利模式单一,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找到多元化经营模式。

记者查询怪兽充电招股书,发现其2020年核心收入中,96.5%来源于移动充电业务,2.8%来源于充电宝销售业务,只有0.7%来源于广告等其他收入。

其招股书同时显示,截至统计期,怪兽充电的累计注册用户约为2.194亿。但目前没有任何专有的移动应用程序供用户访问其产品和服务,而是主要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等。

这就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企业很难建立起基于自身的平台场景,对于后期通过流量等构建新的业务有很大制约。

事实上,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头部企业通过上市、合并获得较大市场份额,但业务扩张的成本依然是较大的负担。安信证券研报显示,2019、2020年,怪兽充电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量9.8亿元,但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达到11.29亿元。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目前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广告收入在营收占比中不足5%,参照自动售货机友宝在线广告收入达到近20%,后续广告端收入开发是共享充电宝公司需要大力拓展的重要方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单一使其长期不被看好,而近期也因涨价问题饱受诟病,各大投诉平台也显示,共享充电宝品牌存在霸王条款、退款难等问题。因此,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各充电宝公司的亟需构建新的增长路径,在数据、流量、场景上做深耕。基于海量用户和商户建立强大网络渠道,共享充电宝依旧存在想象空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