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卫星互联网带火商业火箭发射 中国能分几杯羹?

时间:2021-01-28 11:50:45来源:贝果财经

只要是偶像,就总有人想要模仿,并复制他成功的所有道路,哪怕那仅仅是个商业偶像而已。

在中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马斯克,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新能源车的创业者们,无不看着特斯拉,将自己对标马斯克,互联网卫星企业的创业者们,则无不做着“中国星链计划”的春秋大梦,而马斯克另一个为人称道的领域——商用火箭发射,在中国,也有着众多试图比肩的创业人士。

卫星互联网组网规模大、发射频次高的特点,让中国的商用火箭发射市场看到了某种乐观和兴奋的预期。创业公司跃跃欲试,投资者也颇具热情。不过,在面对拥有优秀运载技术和强大运载能力,但习惯了“大国叙事”的中国航天体制时,还是那个老问题,这里会诞生中国的马斯克吗?

预期火热

尽管卫星互联网刚刚起步,就连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也只是在试运行当中,但是,“天地一张网”的宏大布局,仍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这种空间,不仅仅是本身的商业应用,还来自于上下游产业链的良性预期。

“从民营资本来看,雷军、李书福都投资了卫星互联网,从国资的角度看,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组建国家队,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不仅会投互联网卫星公司,也在考虑投产业链上的公司。”日前,中国内地一家大型VC的科技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他手上有多家“民营火箭公司”等待着来自他的风险投资,不过,让他苦恼的是,这些民营火箭发射公司,绝大部分还是只有图纸和模型,没有造出任何一支运载火箭,更不必说成功发射了。“贾跃亭是没有搞民营火箭发射,如果放在现在,很可能能融到更多资。”

一家央企卫星企业的业务条线负责人告诉记者,卫星互联网是低轨道卫星,同时,又用于提供天基宽带互联网服务,因此,对组网的密度有比较高的要求。由此,卫星数量的增加,即带来了发射频率的增加,对于投资人和商业发射企业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商业逻辑所在。

另一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他所接触的火箭商业发射创业项目中,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图纸、模型、PPT;另一类是正在搞研发,个别造出了试验用的火箭;还有一类就是已经成功发射,具备发射卫星入轨的能力。

“第三类是投不上的,要排队,找关系,给面子才行;第一类是不敢投的,大家都在赌第二类项目,一旦有投资的第二类项目,能走到第三类项目的阶段,那投资人就赚大了。”他说。

民营扎堆

中国航天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12月时,中国已经有160家商用航天企业。而这其中,大半都是商用发射以及相关技术类的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大都诞生在近3~4年。2014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这种表述为首次。此后,商业火箭发射企业,开始萌动。

目前,民营火箭商用发射业务的公司,业内公认的头部的公司主要有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这其中,星际荣耀是唯一一个具备自主独立研发、生产火箭,并具备发射入轨能力,而且进行了实际发射并且获得成功的民资航天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蓝箭航天的火箭是朱雀一号,曾经进行了发射,但最终未能把卫星送进预定轨道;零壹空间的火箭,则是“重庆两江之星”,也进行了发射,但同样失败。“蓝箭的火箭是三级助推火箭出了问题,零壹空间的火箭,据我所知,是陀螺仪出了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而除了这三家公司之外,中国并无其他公司直接发射火箭成功。

这便是民营商业火箭发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即核心研发能力缺失。一位中国航天工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核心是人才问题,“中国搞运载技术的人才,都在体制内,绝大部分顶尖的人才,都不会离开体制,这并不是收入高低的问题,而是研发是一个体系,体制内的研发体系对于这些人才的成长和科研成果,都是巨大的支持,但是,到了民营公司,除了钱多些之外,其他什么支持也没有。”她说。

全球生意

“卫星互联网的最大成本,不是卫星,而是发射,不过,卫星互联网是全球性的,中国商用火箭发射的机会,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互联网卫星,还应该有国外的互联网卫星发射业务的承揽。”前述国内大型VC机构的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无疑又拓展了这个商业故事的想象边界。截至2020年11月,商业偶像马斯克的星链项目,已经发射了904颗卫星,英国oneWeb公司已经发射了74颗卫星。而从国际电信联盟的注册数据看,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已经申请注册了4.2万颗卫星。中国则以GW为代号,申请注册了1.3万颗卫星。这就是未来商用发射市场的容量。

不过,在“降低成本”方面,国际竞争者十分强大,马斯克已经掌握可回收火箭技术,这样一来,火箭的发射成本就已大为降低;而另一家商用发射公司维真宇航,则采用了另一条技术路线,即从大型客机上发射火箭,将卫星送上轨道。这两种技术路线的共同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发射成本。

“中国的运载技术,是在举国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最核心、技术水平最高的技术,都在航天央企手里。我去看过民营公司的火箭,基本上还都是固体燃料为主。”前述中国航天工业资深人士称,相较于液体燃料发动机,固体火箭难以实现重复使用,“商用火箭,不能不考虑成本”。

马斯克的火箭作为可回收火箭,所采用的就是液体燃料发动机,重复回收后,加注燃料,可以再次进行发射。

不过,中国航天央企也已经开始介入商业发射市场。前述航天工业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都搞了自己商用发射的公司,火箭分别是快舟和捷龙,在国际市场上报价不高,有竞争优势,大概在20000美元/公斤,有的甚至报价在10000美元/公斤。”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上,中国能分到几杯羹?

(编辑:孟庆伟校对:彭玉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