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中华遗嘱库去年订立遗嘱人数增长12.15% “00后”也来了

时间:2021-03-20 18:49:52来源:新京报

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记者注意到,去年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人数出现一定程度增加,办理人数共54513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2.15%。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接受“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的观念。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00后”已开始立遗嘱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

白皮书显示,在2017年,共有73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累计总人数达到503人。2020年比2019年增长了2倍多,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分析,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80后”的遗嘱中,有97.23%是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是通过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资助买房。此外,“80后”人群较有投资理念,有13.16%的遗嘱涉及公司股权,15.89%遗嘱涉及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8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立下遗嘱。

“90后”人群立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71.54%涉及房产。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是,“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针对为何“90后”立遗嘱人中71.54%拥有独立住房的问题,陈凯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这部分“90后”,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很普遍,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这也是这些人要订立遗嘱的重要原因,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旁落,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陈凯说。

值得关注的是,“00 后”也开始立遗嘱了。

据中华遗嘱库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刚满18周岁的小红(化名)在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为自己订立遗嘱。小红希望把存在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留给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红最伤心难过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尽管并没有把这笔钱留给父母,小红表示,以后挣的钱可能会往这张银行卡里放,如果资产增多,可能会重新订立遗嘱,增加遗嘱继承人。小红说,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以后会更加认真地活着。

再婚、离异家庭立遗嘱渐成“刚需”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未婚、再婚和离异比例相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高出许多。年轻人对婚姻的选择更趋于多元化,再婚家庭以及离异人群渐成中青年立遗嘱人中的“刚需人群”。

中青年中,未婚比例三年间始终徘徊在10%至15%之间,而60周岁以上人群此项数据比例不到1%;再婚比例四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从8.24%至10.34%,而60周岁以上人群此项比例不到3%;离异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从7.53%上升到11.79%,而60周岁以上人群此项比例不到5%。

中青年立遗嘱人夫妻同立遗嘱的比例和单方订立的比例相对比较持平,双方同立的比例要远远低于老年群体的同一数据。这一数据也与立遗嘱人的婚姻状况数据相呼应。陈凯介绍,单方订立的通常为单身人群或再婚家庭。再婚家庭一般情况比较复杂,在双方意愿不一致的情况下,同立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此外,直接继承人也在出现变化。

数据表明,“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上升,说明群众开始普遍意识到要优先考虑保障配偶的晚年生活。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1.67%。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选择“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陈凯表示,《民法典》引入了“居住权”这一概念后,订立遗嘱者既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确定房产分配给子女,防止因为配偶在自己去世后再婚导致财产外流,也能通过遗嘱设立“居住权”,保障配偶在自己去世以后依然能享有居住权,防止子女提前卖房,可谓一举两得。

疫情下,海外办理遗嘱人数逐渐走高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华遗嘱库暂停线下服务两个月,全年遗嘱咨询办理量却出现一定比例的增长,办理人数共54513人,较去年增长了12.15%。值得注意的是,华中地区在3-5月期间咨询人群占比有明显增长,5月占比19.66%,为该地区全年最高峰。

数据显示,从2020年8月开始,海外华人咨询办理遗嘱的人数逐步走高,1月份咨询量仅35人,到12月份咨询量达104人,咨询量增3倍。对此陈凯表示:“经分析,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使他们开始考虑国内资产的安排问题。”美籍华人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最多,一共有 52 人。其次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还有少数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 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根据统计分析,境外人士的遗嘱中,处理的财产以国内不动产为主,占比高达99%,其次是国内存款,占比28%。

据悉,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由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承办的公益项目。八年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11个登记中心,60个服务中心。截至2020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25.6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9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954份。

专家:遗嘱存信息孤岛,建议设立遗嘱检视程序

陈凯表示,《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老百姓订立遗嘱有了更多选择,但也导致了新的问题。

“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时期在公证处、律所、中华遗嘱库和司法所等各类不同机构订立多份遗嘱,当这个人去世时,如果法院、公证处、房地产登记中心未进行遗嘱检视就办理相关继承手续的话,很可能遗漏了某一份遗嘱,可能导致遗产处理的严重错误。”陈凯说。

他建议,借鉴大多数国家遗嘱检视的做法,人民法院、公证处、房地产登记中心在处理遗产继承事务时,首先进行遗嘱检视。同时,遗嘱库与公证处、司法所、律师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覆盖全领域、全体系的继承服务体系。

多知道一点

《民法典》实施,打印遗嘱、盲文遗嘱、意定监护内容问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后,订立遗嘱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打印遗嘱”是《民法典》确认的一种新的遗嘱形式,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22204份打印遗嘱。

在登记过程中,登记人员会根据遗嘱人的意愿,打印出遗嘱文本,再由遗嘱人签字确认,并且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录音录像、精神评估、指纹采集、文档扫描、司法备案等技术手段,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订立的遗嘱真实、合法、有效。

遗嘱人最快可在40分钟内完成遗嘱登记全过程,比之前的自书遗嘱提高了至少3倍的速度。同时,中华遗嘱库还创新“盲文遗嘱”“文盲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的登记服务,以满足盲人、视觉障碍、书写障碍、识字困难等特殊人群需求。

中华遗嘱库根据《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关于“意定监护”和“遗嘱指定子女监护人”的有关规定,于2019年底联合专业机构正式向社会推出“安心都护”服务。“安心都护”是一项人身安全性监护计划,旨在协助遗嘱人在健康时先行指定好将来照顾自己的人,确保自己失能后的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和死亡丧葬等事宜。家中有残障子女的父母,也可通过这个计划保护将来子女的生活和安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