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南沙新图书馆试运行 每天可预约进馆1000人

时间:2020-12-01 18:50:23来源:信息时报

人脸识别借还书、机器人自动分拣图书、AR眼镜个性化服务、中英文实时翻译会务系统……12月1日上午,有“蕉门墨砚”之称的南沙区新图书馆启动开馆试运行仪式,一系列科技产品亮相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记者了解到,开馆后,新馆对外开馆试运行时间为半年,试运行第一个月(12月1日至31日)每天开放时间为9点至17点;从2021年1月1日起,开放时间为9点至21点,逢周三闭馆。

南沙新图书馆航拍。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摄

快速办理借书证

刷脸可借还书

记者了解到,该馆占地面积约1.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阅读座位1000个,设计藏书量90万册,服务人口规模预计为100万人。

全馆共六层,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开馆当日,记者从图书馆一楼进馆参观。进入南沙新图书馆,映入眼帘的环绕式阅览区,即刻将人带入了被书海包围的书香氛围中。一楼右手边的亲子阅读区,按照森林和海洋主题分区,充满童趣。图书馆二层、三层为主要的图书阅览区。目前,新图书馆馆藏图书量已达到58万册。记者看到,整个图书馆采用环廊式设计,将馆内设置的多个阅读专题分区相互联通,尽量减少封闭式的专题区域,营造开放式阅读氛围。记者注意到,每个阅读座位上,都配有插座、UAB插口、台灯,方便读者看书。

揭幕仪式。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摄

从二层跃层至三层的书山外文馆,呈阶梯状分布,为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区和读者活动区。层层向上的阶梯,结合开放书架作为背景,营造出有棱有角的“书山”意境,旁边一条台阶直达三楼,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在这里,有3万册经济、文学、艺术设计等类型的外文原版图书面向读者免费阅览。工作人员介绍,在此前试开放期间,“书山”非常受读者们欢迎。此外,图书馆负一层还设有报告厅、多功能室、广州购书中心·南沙、读者餐厅等。

南沙新图书馆外观。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摄

在馆内借还图书,非常快捷。在自助服务机,记者用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经过5秒钟确认倒计时,登记手机号码之后,就顺利办好了借书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人脸识别办理借阅证后,今后“刷脸”就可以直接通过自助服务机借还书。

记者了解到,12月2日起,南沙区市民可通过公众号“南沙图书馆”的“入馆预约”进行预约。每天可预约名额为1000人,周六日分别为1500人。负二层地下停车场对预约进馆读者开放,自驾车读者须凭当天有效预约信息进馆停车。未预约的读者可通过现场“未预约通道”,出示穗康码后在现场登记信息。馆方在确认场馆人流量可控情况下,将开放进馆。

聘请小林老师作为文化大使。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摄

小林老师被聘为文化推广大使

随着新馆开放,首场阅读推广活动“等一朵花开”抗疫漫画展正式启动。此次画展共展出小林老师创作的35幅作品,展期将持续到12月13日。该漫画展作品是小林老师(林帝浣)在今年初为了武汉抗击疫情而创作。该系列作品在今年年初疫情最严重时,在抗疫前线方舱医院展出,曾带给医务工作者和疫情患者们阳光和力量。其中,有9幅作品是在方舱医院展出的原件作品。

小林老师本名林帝浣,他以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打动联合国评委,助力中国节气文化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天,小林老师被聘为“南沙区文化推广大使”,成为南沙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形象代言人。

图书馆与科技结合展示科技力量

当天,广州市图书馆学会还在南沙新图书馆举行了人工智能赋能图书馆专业服务研讨会。南沙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推出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五大创新技术应用成果,具体包括基于人脸数据库为支撑的刷脸办证借还业务、AR眼镜个性化服务模式、资源导航系统、机器人自助分拣系统、石墨烯材料电子纸应用,展示本地科技力量。其中,资源导航系统和AR眼镜个性化服务模式两项为全国业内首创。

“戴上这副AR眼镜,就可以看见以人脸注册的读者基本业务信息,如借阅书目数量、预约活动等。”该图书馆管理员告诉记者,在日常的流动服务中,了解这些信息后,就能为读者推荐符合其个人阅读喜好的书目、提醒读者预约的活动、对读者逾期未还图书提醒、解答读者疑问,变被动关怀为主动引导,打造图书馆智慧服务新模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