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科幻博士将“未来”当成事业

时间:2020-12-13 07:49:09来源:华西都市报

张凡在“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大师奖”揭幕现场。

“星云奖,银河奖,都为中国科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在我眼里,它们奖金还是不够高。”“我们的评奖绝不会摆平衡。如果一个作家有实力拿到大满贯,我们绝不会让他把其中一个奖让出来。如果实力在,他应得的奖都会给他。”

2020 年 12月5日上午,站在重庆合川缤果大剧院舞台上,背后的字样是“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作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钓鱼城科幻社成立仪式”,瘦弱的张凡,语调铿锵。他在重庆合川钓鱼城,一个历史气息浓厚的地方,以创始人的身份操办成了一个科幻中心,聚集了科幻界多位大咖参与助力。

张凡现场宣布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有两个重要单元——大师奖和作家单元奖。“大师奖,Grand Master Award,为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的首奖,参照诺贝尔文学奖范式的创作终身成就奖。首届奖金为单人60万元,并逐届提升,第三届增至单人100万元。该奖为双年大奖,旨在奖励全球范围内的华语科幻写作者、科幻从业者。”陈楸帆、江波、张冉、阿缺等多位国内一线青年科幻作家,悉数到场。《三体》责编、《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上台致辞对钓鱼城科幻中心表示祝贺和期待。

人物简介

张凡:复旦大学首届MFA创意写作硕士,南科大吴岩教授带的科幻博士、科幻写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多届星云奖评委。

当历史和未来在江城相遇

近几年,与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相一致,科幻在中国可谓春潮涌动。各种科幻奖项、科幻项目、科幻产业园,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2019年12月28日,重庆钓鱼城科幻中心正式成立。南科大教授吴岩、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两位国内科幻研究界大咖,以及意大利科幻作家、编辑、出版人弗朗西斯科·沃尔索等科幻界名家,获颁名誉主任聘书。不到一年时间,钓鱼城科幻中心,又宣布将颁布百万科幻大奖,很是吸睛。作为创始人,张凡自信满满——除了设立百万科幻大奖,还会发起国际“创意写作工坊”,培养未来的科幻大师,要成为完全公益性、高度国际化的亚洲最大科幻中心。

13世纪,蒙古几十万人马,围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连蒙古大汗蒙哥也阵亡在城下。合川军民坚守钓鱼城长达半个世纪,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例。而近代这里也是名人辈出。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的卢作孚就是合川人。钓鱼城科幻中心毗邻涪江,与有“赛博朋克之城”的重庆市中心有距离但也不算很远:既清静又不偏远,做科幻刚刚好。当科幻落地于一座历史浓厚的江城,历史和未来之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令业内人士感到好奇和期待。

作为《三体》责编、《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在科幻界有着积累多年的从业经验,性格冷静。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现在奖很多。除了银河奖,星云奖,在青海新设有冷湖科幻奖。听说甘肃又要有敦煌科幻奖。在重庆合川设立钓鱼城百万科幻奖,肯定是好事。科幻奖多,说明大家都对科幻有信心,看好科幻。在美国的科幻黄金时代,其实也曾出现过这样的发展阶段:很多科幻奖纷纷设立。我们也看到,一个奖要走得远,走得稳,还需要经受住时间的检验。除了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要在设计评奖规则上,汲取其他奖项的经验教训,做得更规范化,更符合国际标准,能遵循科学规律。我对钓鱼城百万科幻大奖抱有很大期待,希望它能一直不忘初心,好好做下去。”

作家与大学生的真实交流

12月5日上午,“作家的邀约”零距离对谈在阅览室顺利进行,作家与学生以小组形式围坐小圆桌,针对小说细节、科幻创作、未来思维等话题进行亲密分享和探讨。相比高高在上的长桌主题论坛,一个作家跟两三个学生,围在一个小圆桌前的方式,显得自由、轻松、私密。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80后科幻名家陈楸帆,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三位大学生,围坐桌前聊起了科幻写作。学生们还用纸笔认真记笔记。陈楸帆对这样的面对面交流活动非常认可,“特别好。一方面,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喜欢科幻的大学生带去一些益处,另外一方面,我也从这些年轻大学生提的问题中,深受启发。”他也忍不住对钓鱼城科幻中心点赞,“我来到这里,各方面觉得特别好。尤其是张凡,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办成了钓鱼城科幻中心,很了不起。”

对话张凡:打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奖项

跟很多爱幻想的男生一样,张凡从小是一个科幻迷,但真正让他对科幻文学产生巨大兴趣,是他2010年备考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时。为了快速补习英语,他集中读了200多本科幻英文小说。科幻小说属于通俗文学,读起来不太难,再加上对科幻有很大兴趣,就读进去了。英语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2012年,张凡成为复旦大学首届MFA创意写作硕士。他的毕业作品是一篇科幻小说。2017年,他考上资深科幻学者吴岩的博士生。1991年吴岩在北师大工作,开设了我国综合性大学第一门本科科幻课程,2003年又开辟了国内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科幻专业方向,并于2015年将该方向提升为博士生研究方向。2017年,吴岩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继续带科幻博士研究生。张凡就是吴岩门下的科幻博士之一。在科幻界的能力积淀,也让张凡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多届星云奖评委。2019年,他选择将多年来在创意写作、科幻研究、国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学习积累,带到重庆合川,开创科幻事业,“钓鱼城提供的科幻条件,是全国任何一地不能给予我的,在这里能够把科幻的梦想实体化,建造亚洲最大科幻中心。所谓最大,在建筑空间、人员数量、项目等级上,都是全国顶尖的配备。如果去大学做研究,可能更多是做纸上的学术了。”张凡说。

封面新闻:你原本也是写科幻的,现在主要从事科幻管理工作,这之间怎么协调?

张凡:

按理说,我是应该多写作,毕竟我是复旦创业写作硕士班毕业,算是写作的科班出身。但现在我暂时把写作放一放,也有充分的考虑。我也到了人近中年的年纪,会思考事业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写作跟天赋关系更大。写作欲望也没有阿缺这样的科幻作家那么强烈。另外一方面,如果我的工作能够让科幻中心的年轻学生受到优质的科幻教育,比如说3000人里面能出现20个青年科幻作家,我觉得这比自己写作可能更有意义。当然,以后这个科幻中心成熟后,我也可以交给别人,自己回归到写作上。

封面新闻:你这么大力做科幻事业。在你眼里,科幻的价值、意义是怎样的?

张凡:

在我看来,科幻代表一种开放、包容、未来型的思考方式,很多人对“未来”有错误的理解——以为“未来”是还没有发生的,在某个遥远的时间点之后的事情。但并不是如此。大家都比较熟悉“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这句话,但事实上,“未来”其实早已经渗透到现在,甚至你稍微不注意,它就变成昨天了。人类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未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昨天。比如说,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为例,之所以快速做起来,其实用的是一种大数据技术,获得了一种定义未来、制定规则的权力。这背后都是未来型思维。

封面新闻:这几年,科幻很热。很多地方都宣布要成立科幻基地、科幻产业园。钓鱼城科幻中心的特色是什么?

张凡:

我们的特色是,依托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这个母体,钓鱼城科幻中心有明显的校园科幻特征:有年轻人的优势,有校园基建的空间优势。还有一个特点,我们行动的速度特别快。从成立到现在,还未满一年,我们已经做成了很多事情。这个时代是如此快,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还有就是,我们设立的钓鱼城百万科幻大奖,是完全公益的,我们不要获奖作者的改编版权。市场化运作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也不会去做。

封面新闻:做一个奖金百万级的科幻奖,宗旨何在?

张凡:

钓鱼城百万科幻大奖,的确有它的雄心所在。我们的评奖,从第二届开始,范围将从中国逐渐扩展到东亚地区,然后向全世界开放。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奖项,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幻纳入我们中国科幻的评价奖励体系中。我们都知道,刘慈欣得过的雨果奖,主要是英语世界的科幻评价体系。同时,作为基地在校园里的科幻中心,我们也有自己的“私心”:通过操办这个奖,培养我们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包括组织、管理等在内的实践能力。我们的科幻活动,邀请很多人,包括全国科幻社长圆桌论坛、作家的邀约、科幻cosplay大赛、作家委员会成立仪式、科幻主题论坛、科幻酒会等。千头万绪,大家都说我一定很累,其实我一点都不累。就是因为我们的活动80%都是让学生去操作,让他们在实操中学习。事实上,很多科幻从业者,都曾经是大学里科幻社团的成员。科幻积极分子在学校里实践主办科幻相关活动,等毕业了,科幻就顺理成章成为他们的事业。这样的例子,在科幻圈不少见。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