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洛川: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时间:2020-08-11 17:49:48来源:延安日报

洛川县64万亩耕地,苹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今年,洛川苹果总产量预计将达95万吨,综合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潜藏着巨大“隐患”——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市场对果品品质需求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洛川县通过“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主题竞赛,总结商讨、下乡调研,想办法、谋出路,持续推进苹果产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洛川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矮化密植”成为果业发展新方向

洛川县作为老果区,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和现代果业建设的历史交汇期,要提升果品质量、品牌价值,促进效益发挥,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就必须倒逼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全产业链互动升级。

2018年,洛川县开始大力推行种植矮化密植园,“苹果第一村”阿寺村成为了第一个“试水的人”。

“把老果园挖了?纯粹是胡说!”阿寺村果农李鹏飞感到不可思议。和李鹏飞一样,同村98%人的也持同样的反对态度。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重新种植苹果,投入大、见效慢,还要花时间和精力管理,意味着前几年基本是只砸钱不见利,这让老百姓靠什么吃饭?

为了抢抓有利机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镇村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商讨,并带着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当得知一亩苹果的毛收入比以前高几倍时,参观学习的村民开始动摇了,尝试建新园种新果。”永乡镇党委书记李新锁说。

可是,高标准的矮化密植园需要高额的投资成本,这又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办?就在这时,洛川县委、县政府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只要果农愿意,政府便免费提供竹竿、立架,果农出资购买树苗。

一场如火如荼的农事更新开始了……

春天到了,李鹏飞的果树已经抽出了新芽,他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

“以前对矮化密植不是很认同,不愿意尝试。出去学习以后,我的思想观念也改变了,就希望种好苹果卖个好价钱。”李鹏飞说,“相比传统乔化果树,新品种矮砧苹果,果树成形早、结果早、丰产早,3年可挂果,产量也较以前高出好几倍,结出的果子又大又多。”

更让李鹏飞高兴的是,高纺锤树形节省了近80%的土地,为以后实现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基础,这样就可以在管理中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了。

阿寺村的矮化密植园只是全县老园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果园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残园、败园、老园越来越多,阻碍了洛川苹果提质增效。以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作为转型升级成为了新的切入点,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县矮化密植果园达到乡镇全覆盖,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2万亩。预计到2020年底,全县将建成矮化密植园10万亩。

打破“我的土地我做主”的经营理念

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建园标准。可是,打造高标准的矮化密植园,对于自然条件、管理技术、栽培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仅靠单打独斗,规模做不大,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能够发家致富的有几个?苹果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经营理念需要怎样提升?

2019年,洛川县苹果产业改造升级的脚步加快,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作为县城周边的优质产区,挖改老园、打造标准矮化密植新建园成为必然趋势。

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两级领导干部带着果农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决定打破以往“分田到户”的经营模式,开始整合土地,规模化经营,“融合”家家户户地界间的“分水岭”,既避免土地浪费,又减少民事纠纷。

记者了解到,谷咀村有73户村民共243亩土地参与了这种经营方式,在苹果种植前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中期统一灌溉、防治病虫害,后期统一协调对接市场,分片区对果园进行实时管理,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主管,指导农户在适宜集约化经营时进行农事耕作。同时,在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适宜单家独户劳作的时节,则由自己单独经营。

“以前零散的土地,不方便灌溉和大型农机具工作。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调整划块,配套灌溉设施,可以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村民党永安指着石杆上自己的名字说。“从这里开始是我的果树,一亩地可以栽植101棵果树,我7亩地就有700多棵果树,打破地界后,我还能多种几棵树!”

谷咀村党支部书记党选民说,他们把这种果树栽植方式叫作“以株代亩”,不再通过传统的亩数来划分到户,而是通过具体的果树株数来代替亩数,这离不开农民经营理念的转变和村集体作用的发挥。

走进这一片园子,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园中一片热闹的农忙景象。谈起这种“互助合作、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党选民高兴得合不拢嘴,开始细数起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降低挖改成本、提升果品一致性、保证果农利益最大化……单就细算经济投资,一个流程下来就能省20%-30%。

除了农户自发的集约化经营,洛川县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上还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等现代经营主体,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等多元化融合发展,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的果业产业化联合体。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修枝剪叶、提高优果率、多建几座冷气调库和一味追求发展智慧果业,而是要融合发展相关产业。阿寺村作为洛川苹果的发源地,显得尤为重要。

洛川县围绕“以产业促旅游,以旅游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苹果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依托洛川会议旧址和“第一棵树”保护开发,通过对李新安故居、旧城墙遗址、传统建筑、古槐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挖掘苹果文化、黄土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资源,以苹果产业为基础、苹果文化为载体、苹果交流为核心、旅游+互联网为渠道、果农增收为目标,规划投资3.8亿元,将阿寺村打造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收、冬赏雪”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更让李鹏飞高兴的是,高纺锤树形节省了近80%的土地,为以后实现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基础,这样就可以在管理中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了。

阿寺村的矮化密植园只是全县老园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果园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残园、败园、老园越来越多,阻碍了洛川苹果提质增效。以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作为转型升级成为了新的切入点,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县矮化密植果园达到乡镇全覆盖,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2万亩。预计到2020年底,全县将建成矮化密植园10万亩。

打破“我的土地我做主”的经营理念

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建园标准。可是,打造高标准的矮化密植园,对于自然条件、管理技术、栽培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仅靠单打独斗,规模做不大,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能够发家致富的有几个?苹果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经营理念需要怎样提升?

2019年,洛川县苹果产业改造升级的脚步加快,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作为县城周边的优质产区,挖改老园、打造标准矮化密植新建园成为必然趋势。

风栖街道办、谷咀村两级领导干部带着果农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决定打破以往“分田到户”的经营模式,开始整合土地,规模化经营,“融合”家家户户地界间的“分水岭”,既避免土地浪费,又减少民事纠纷。

记者了解到,谷咀村有73户村民共243亩土地参与了这种经营方式,在苹果种植前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中期统一灌溉、防治病虫害,后期统一协调对接市场,分片区对果园进行实时管理,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主管,指导农户在适宜集约化经营时进行农事耕作。同时,在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适宜单家独户劳作的时节,则由自己单独经营。

“以前零散的土地,不方便灌溉和大型农机具工作。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调整划块,配套灌溉设施,可以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村民党永安指着石杆上自己的名字说。“从这里开始是我的果树,一亩地可以栽植101棵果树,我7亩地就有700多棵果树,打破地界后,我还能多种几棵树!”

谷咀村党支部书记党选民说,他们把这种果树栽植方式叫作“以株代亩”,不再通过传统的亩数来划分到户,而是通过具体的果树株数来代替亩数,这离不开农民经营理念的转变和村集体作用的发挥。

走进这一片园子,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园中一片热闹的农忙景象。谈起这种“互助合作、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党选民高兴得合不拢嘴,开始细数起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降低挖改成本、提升果品一致性、保证果农利益最大化……单就细算经济投资,一个流程下来就能省20%-30%。

除了农户自发的集约化经营,洛川县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上还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等现代经营主体,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苹果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等多元化融合发展,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的果业产业化联合体。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修枝剪叶、提高优果率、多建几座冷气调库和一味追求发展智慧果业,而是要融合发展相关产业。阿寺村作为洛川苹果的发源地,显得尤为重要。

洛川县围绕“以产业促旅游,以旅游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苹果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依托洛川会议旧址和“第一棵树”保护开发,通过对李新安故居、旧城墙遗址、传统建筑、古槐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挖掘苹果文化、黄土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资源,以苹果产业为基础、苹果文化为载体、苹果交流为核心、旅游+互联网为渠道、果农增收为目标,规划投资3.8亿元,将阿寺村打造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收、冬赏雪”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如今的阿寺村,苹果种植、采摘、旅游观光、饮食住宿、门面商店等都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好渠道,也成了全县苹果产业因果文旅融合带来更高附加收益的缩影。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小村庄,竟然一举成为‘网红打卡地’,苹果价格也因村子名气逐年递增。”村党支部书记李保艮告诉记者。

每年的金秋十月,当红彤彤的苹果挂上枝头,洛川苹果旅游旺季也如约而至。优美的风景、低廉的物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圆着“诗与远方”的美梦,在蓝天下、塬峁间漫步休闲、树下采摘、品尝鲜果,昔日冷清的阿寺村一下就火爆起来。

几年时间,原来的小村庄已不复存在,大片大片的果园不断更新换代,果品品质不断提升,果农口袋不断充实,昔日只能守着果园增收的村民,也发展起二、三产业致了富。

“遇到旺季,一户农家乐一天至少能卖将近3000元,现在村上还引进企业,修建了福康拓展训练基地,可以体验真人CS、野地摩托车、大型网红秋千等游乐项目,引来了周围县区的人游玩。”永乡镇副镇长高乔宇说。

“果业+旅游”的现代产业体系,让这个曾经靠天吃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小村庄变了样,也让这个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形态大放异彩。

不仅在阿寺村,洛川县积极推进果旅融合,还建成了中国苹果大观园、京兆万亩观光采摘园、谷咀苹果创意园、旧县洛阳观光采摘园等苹果旅游创意园区,联合旅行社推出了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苹果之都、休闲胜地”系列旅游产品,全方位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洛川县大力围绕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要求,提升洛川苹果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苹果产业后整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一幅“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现代版富村山居图正在浓墨重彩描绘中。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