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近2亿老人从未“触网” “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维护老年人权益?

时间:2020-09-06 10:49:38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中,将近2亿老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这一来自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引发全社会关注。在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这些老人们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诸多生活和出行不便的尴尬与困境。

手机支付、网约车、网上售票、预约挂号……数字化时代里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红利”,却成为困扰这些老人们现实生活的一张大“网”——部分火车站取消窗口售票、路边打不着出租车,出行难;到医院排队半天却被告知号已挂满,就医难;疫情期间避免接触,取消现金交易,购物支付难;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出现难以乘坐交通工具、甚至回家受阻的现象……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奠基者,这些老人们却在不断进步的社会里变得无所适从,遭遇难以跨越基于年龄的“数字鸿沟”。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逾20年。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5亿左右,占届时全国总人口的约35%。

《老龄蓝皮书2019》提供了另一组数据:中国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老人占比最高,超过老年总人口的70%(其中未上过学的占29.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1%。蓝皮书称,教育素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在获取信息、使用电子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困难,很容易被社会所排斥,其生活质量极大可能会降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志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虽然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但这个社会的思维却是“高知化”“年轻化”的,因为各行业决策者大多具有优秀教育背景,相关产品的研发者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往往会忽略一些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郑志刚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的当下,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也成为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当是衡量其幸福晚年的一项重要指标。

他认为,要想让老人们跟上“数字化时代”的节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主导。经相关权威机构牵头,由政府出台专项政策,让老年人能无障碍共享信息化成果。公共服务现代化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部分,在这个“公共”领域里,曾是社会财富创造者的老人们不应被忽略。

其次是在市场方面,加大适合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产品设计和开发。郑志刚强调,适老信息化产品的开发,并不是意味着需开发专门的“老人软件”或“老年产品”,而是适应包括老年人需求在内的“全龄化”“全人群”成果。

他举例称,微信的语音功能,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一些老人、儿童和视障、肢障人士等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也被年轻人喜闻乐见。

三是在社会层面,加大针对老年人科普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全面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扫盲”。目前,各地老年大学、一些社区层面的教学班,包括为老服务志愿者等,都已在开展相关工作,但全社会尚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也缺乏一些适合的通俗易懂教材、专业且具有耐心的培训人员,以及深入浅出的教学和培训方法等等。

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家庭的作用。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更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社会发展至今,赡养老人已不仅仅是衣食供养,更应注重老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当初父母不辞劳苦、不厌其烦地教会子女说话、吃饭、走路、做人,如今‘教育反哺’也应是儿女们应尽之责——引导、教会老人们正确使用数字产品,拓宽他们的信息渠道,不仅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更会增强他们不落伍于这个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郑志刚说。

他还称,中国老年人口众多,即使上述措施都能落实到位,也仍会有一些老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且信息化和数字化“扫盲”也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在彰显更智能、更先进的文明成果同时,还需要适当为这些老人“慢下脚步”,保留一些他们所习惯或不得不使用的“面对面”渠道,让这些不被“数字”和“智能”取代的人工服务,填补他们在网络时代的“盲区”,释放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善意与温暖。

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老龄话题”之所以会引发全社会关注,不仅是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更是因为这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正在面临或无法回避的问题——关心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维护,也是关心每个人的未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