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碳中和”路径下 学者建议尽快调整能源结构

时间:2021-04-20 17:50:02来源:贝果财经

对“碳中和”概念的热议从两会一直持续到一季度末,受基本面利好影响,资本市场上“碳中和”概念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按照中央安排,目前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然而,和欧美市场比,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只有30年,同等情况下,欧盟用了70年的时间,美国则用了43年。

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路径也被世界所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未来产业和技术竞争格局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会形成不同的排放路径,当前我们需要解决城市病,空气质量,极端气候和灾害事件等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调整能源结构从而实现降碳目标,正在业内形成更多共识。多位学者也建议,“碳中和”路径下,未来能源结构应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2015)显示,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东中西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为:东部50%,中部37%,西部13%,“碳中和”目标必然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在城市“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动力以及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改变,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要依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把337个城市的碳和常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跟踪,并建立了全口径的评估体系,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效率,更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一位研究城镇化的学者透露。

尽管如此,“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实施仍然面临了诸多挑战。

贺克斌介绍,这种挑战和我国的能源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目前,化石能源占比中,中国占比高达85%。而欧美化石能源中,煤占比在1%-17%之间,中国高达57%。

“203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煤、电、二氧化碳就要基本清零,非化石能源发电也要达到80%以上,从目前中国能源结构看,未来低碳转型的过程非常艰难。”贺克斌分析。

不过,从全球范围看“碳中和”正在成为世界性话题。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做了相关方面的宣誓,其中有29个经济体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还有9个经济体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

基于此,我国也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此后,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门也发布相关文件,围绕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话题进行了集中规划与部署。按照安排,“碳中和”目标下,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同时要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