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这个省的办公厅为啥专门下文 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要诀”?

时间:2020-08-27 15:49:54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629.png

听说过政府专门发文,推行“要诀”的吗?

最近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就专门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公文办理“七要诀”。

业内人士之间交流时,确实会谈到一些做事的诀窍,但政府专门发文,一一列出,还要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就极其少见了。

这件不寻常的事传递了什么信息,从中又能看出什么趋势?

已阅君今天要来聊聊。

这个通知的内容,值得一看

就从这“七要诀”聊起。

主要是这七个:初审要“细”、拟办要“准”、把关要“紧”、流转要“快”、督办要“实”、保密要“严”、归档要“全”。

具体内容,相当有“实战性”,已阅君这里择要聊一下。

比如说在第一个“要诀”、初审要“细”中,提出对公文的格式、内容、程序进行从严审核。

在公文格式方面犯错误,向来是个老毛病。

会犯哪些错误呢?

就是这通知内提到的相关内容:文种是否恰当、要素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级行文、请示中一文多事、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未经许可直接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等情况。

去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光为了这个问题,不少地方的党政机构办公室甚至专门发出通知,规定对不规范公文实行退文制度。

退文就是退回重办。

有些地方还实行通报制度,对公文运转工作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除了格式方面的问题外,这个通知里还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公文处理中的一些“常见病”。

比如说要重点审核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是否事先与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还有要审核公文内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等。

非常贴近实际。

那么,问题就来了:出这个通知,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这些情况,不可忽视

出这个通知,是为了解决一些单位公文办理水平过低的问题。

只举一个例子,就可说明:这份通知中提到,要严格审核请示中是否存在“一文多事”的现象。

“一文一事”是请示公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它的意思是一份请示公文只能叙述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如果请示不同的事,需要写不同的公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行文的紊乱,也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

看看对于它,相关文件是怎么规定的,就明白为什么称它是顽疾了。

新中国成立后,涉及到公文处理的相关文件,大致来说,有这么几个: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198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198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后该办法还有1993年修订版;

2000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还有1996年中办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直到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该条例是现行条例。它生效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就停止执行了。

138.png

2013年时,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受权发布相关条例

除了1951年《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因为年代久远,一时无法找到相关内容外,其他所有文件中,都专门提到了请示公文要“一文一事”。

198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就规定:“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198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的公文,一般应一文一事”……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这方面的规定是“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在文件用语中,“应当”就是我们口头语中“必须”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些年来,一直在强调请示公文要“一文一事”。

这是很基本的要求,而且强调了这么多年。

但是,去看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办公室发的文件,只要是针对不规范公文的,仍然在不断提醒下属单位在写请示时一定要“一文一事”。

这说明:虽然是低级错误,但问题依然存在。

类似的情况不少:比如说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再比如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明明规定了15种公文类别,还时不时会见到有人自创文种,此外还有误用文种、混用文种……

有些地方的政府办公室为了防范不规范公文,除了发通知外,甚至还专门在通知中列表格,提醒大家注意。从中不难看出:在公文办理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确实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这方面问题,值得重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和一种倾向有关:重公文写作,轻公文处理。

不管去相关论坛,还是去网上搜寻相关的书籍,就会发现:很多机关工作人员主要关注公文写作,就算偶尔谈到公文处理,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碰到了实际操作问题。

而且,对公文写作的关注重点,还往往不放在那15种公文类别,而在汇报稿、讲话稿之类的事务性文书上。

事实上,在行政机关中,公文作用相当大: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

可以说,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流转速度,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

从江西这个通知的“七要诀”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前三个要诀,像初审要“细”、拟办要“准”、把关要“紧”,主要涉及的是公文质量,流转要“快”,就涉及到效率了;后面三项,则是重要的注意事项。

从这个通知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得更清楚:不需征求意见的公文,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征求意见的公文,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需印发的公文,签批完毕后原则上1个工作日内转入发文环节,2个工作日内完成印发。已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需印发的公文,原则上7个工作日内印发……

紧紧围绕着行政效率。

结合相关新闻,不难看这一通知出台的背景:去年起,江西开展了“五型”政府建设,“五型”即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和过硬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江西要全力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更需要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和廉政过硬的干部队伍,只有紧紧依靠他们,才能突破改革“瓶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畅通服务“经络”、保障政府高效运转,从而推动江西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已阅君看来,这一通知是江西推动“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举措之一。

发生在江西的这件事,对相关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提醒:确保公文办理科学规范、严肃权威、高速流转,有助于推动政府系统提高决策效率、优化服务效能、狠抓工作落实。

不管身为机关领导干部,还是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应该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方寸之间,也可见能力。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