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DC/EP:货币本位演进的必然

时间:2020-07-27 18:51:16来源:中国经济网

目前,各国央行纷纷进行数字货币研发,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自2014年正式开展研究以来即将步入落地阶段。DC/EP的研发不仅缘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金融安全需求的推动,还与我国货币本位的演进要求不谋而合。一国或一个地区货币本位的发展从本质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规模、交易机制健全程度等方面的影响,通常都会经历实物本位、贱金属本位、贵金属本位及信用本位的发展历程。那么,我国的货币本位发展出现过哪些特殊的现象?其特殊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问题?DC/EP的出现能否解决我国货币本位演进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遗留问题?本文将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信用本位下DC/EP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回答。

我国货币本位:并存、割裂和递进

货币本位的进化与经济增长、货币交易需求增长理应是一致的。全球发展客观上要求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货币的交易需求随之增长,在数据上体现为各国或地区的M2/GDP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数值。但同时,铸造货币的原材料日渐不足,因此在中国古代,自货币统一之初,货币形态经历了铜甚至是铁等贱金属、金银等贵金属(块状)、银币等变化,直至出现纸币。但是我国的货币本位进化过程并不平稳。

我国首次统一的货币是形式上并存但事实上分割的金、铜双本位货币。秦始皇首次统一货币,大大便利了商品或服务的供求交易,货币统一之初就表现出并行的、分割的金铜双本位的历史现象。值得强调的是,金本位与铜本位在时间上是同时存在的,但在空间上却又是分割的,其中,金本位服务于国家财政和活跃的商业,铜本位服务于秦始皇重农时期落后的小农经济。同时,金本位难以渗透到农业经济的交易中去,一方面,贵金属在财政与商业的体系内正常循环;另一方面,贵金属一旦流入小农经济,就立即被储藏起来,难以行使货币的其他基本职能。至此,秦始皇重农抑商的国策造成了商业与农业的难以融合,而商业与农业的分割割断了我国货币统一初期的金本位与铜本位。

分割的金铜双本位抑制了我国货币从贱金属向贵金属本位的递进发展。一方面,自秦始皇时期开始农业规模就远远大于商业规模,且铜钱更便于收取铸币税,因此在形式上并存但事实上割裂的金铜双本位中,铜本位处于主要地位。另一方面,贵金属的交易量有限,流入小农经济的路径不畅,因此贵金属履行货币职能的作用有限。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货币本位越来越要求价值更高,因此正常的货币发展轨迹本应是从实物本位到贵金属本位再到信用本位的递进过程。从秦始皇时期第一次货币统一到民国时代,小农经济环境下的贵金属附属地位持续抑制了货币本位向前推进。

我国货币演进历程中贵金属本位的缺失致使我国曾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国际贸易不同于小农经济中对较低单位价值货币的需求,它通常使用高单位价值的货币,16世纪,西班牙使用本洋与中国开展贸易,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西方银本位货币逐渐成为货币本位演进的方向,我国的铜本位货币逐渐不能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对货币的要求。贵金属本位货币与国际贸易相互融合,我国贵金属本位的缺失抑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后来也对跨国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

DC/EP:弥补本位缺失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不足

货币本位的演进过程无疑是弥补以往本位不足的过程。我国有着贵金属本位的缺失,但从宋代开始就出现了世界上首张纸币“交子”,看似经历了从贱金属本位到信用本位的飞跃。事实上,宋代发行“交子”是以铜钱甚至铁钱为准备金的,因此“交子”是贱金属本位下的纸币,这种纸币的产生是为了弥补贱金属的规模不足。直至“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全球真正经历了从贵金属本位货币体系到信用本位货币体系的演进,至此,全球正式进入信用本位货币时代。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短暂调整的人民币发行,我国的货币本位才真正演变为信用本位的不可兑换纸币。

DC/EP从加强支持国家贸易的角度弥补了我国货币演进历程中贵金属本位的缺失。货币是伴随着贸易流通的,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一直是推动货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货币演进历程中,贵金属本位是长期缺失的,抑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抑制了我国贵金属本位对贱金属本位的替代。人民币在71年间逐步弥补了以往本位货币对国际贸易支持的不足,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仍需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功能。

DC/EP:从技术上支持了信用本位

货币本位的演进也是不断加强技术支撑的过程。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发展将货币从实物本位带到了贱金属本位,又随着欧洲从13世纪开始大规模铸造和使用银币而进入贵金属本位时期。我国宋代的“交子”是公认最早的纸币,这样有赖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出现,印刷技术的发展又从技术上加强了纸币的防伪。随着密码学等学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应用密码学领域的学者就尝试通过协议和算法实现加密数字货币的面世,并于1982年首次提出“电子现金系统”,但2009年面世的比特币由于缺乏信用本位支持而不属于货币范畴,2019年启动面市程序的Libra则由于以现有主权货币为准备金因此也不是真正的新型货币。

目前已进行封闭试点测试的DC/EP是有技术加强支持的信用本位货币。第一,DC/EP以科技助推金融基础设施的优化,由此提升“中心”的效率而非“去中心化”;第二,DC/EP既可实现“点对点”支付,又可在央行信用的基础上实现“可控匿名”,不影响“反洗钱”的使命要求;第三,随着密码学的发展,DC/EP可能通过引入新的算法和协议的方式,实现移动支付的安全可控。可以说,DC/EP是密码学、区块链、云计算和存储技术革新背景下,由于打破全球贸易壁垒使命、人民币国际化需求和“私人数字货币”搅局等多方推动下的成果,也是体现国力巩固信用本位的创新货币形式。

DC/EP是我国最近研发并即将推出的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它蕴含的科技要素加强了对信用本位的支撑,同时更重要的是,DC/EP恰好弥补了我国货币发展史中由于贵金属本位缺失而带来的重大问题,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不能把信用本位与纸币划等号,即纸币不一定是信用本位,信用本位也不一定只有纸币形式。一方面,我国宋代的“交子”虽是纸币,但因其是为了弥补铁钱不足而出现的,以铜钱或铁钱作为准备金,因此“交子”只是借用了纸币形式的贱金属本位货币。另一方面,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契券和唐代的飞钱都是依托于发达的商业产生的一种信用货币,当前的DC/EP也是信用本位下的电子货币形式。(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