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食品安全满意度连续两年80分以上

时间:2020-08-13 07:50:06来源:中山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每日吃的食品安全吗?市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满意吗?近年中山的食品安全监管成绩如何?近日,记者从中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食安办的关心指导下,市食安办强化组织协调,会同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底线。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连续两年80分以上,为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三种能力”强化安全监管作用

据悉,2019年,我市通过提升“三种能力”强化安全监管作用。首先,提升检测监测能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完成实验室资质认定扩项评审,增加涉及食品等423个项目及参数。市疾控中心通过食品相关检测能力资质认定共计212项。市中心粮库质检中心检验室完成升级改造和仪器增配工作,粮油质检内控水平极大提升。其次,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建成“阳光食品”APP,首期工程115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上线“亮相”,率先全省实现全市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全覆盖。群众通过APP平台可实时查看全市所有学校、养老机构食堂人员健康、食材来源等食品安全信息和后厨食品加工情况,实现线上智慧监管。

此外,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修订《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中山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联合省食安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食安厅举办2019年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暨中山市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演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机构50个,覆盖面扩大到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组织协调,妥善处置食物中毒事件17宗。

■突出“三个导向”加强安全风险防控

我市突出“三个导向”,使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得力,是2019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又一因素。首先,突出风险导向,加强食品安全隐患研判排查。组织开展往年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及抽检数据分析,明确抽检重点品种,制定全年抽检方案。监督抽检方面,提前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千人5批次”任务,共完成食品监督抽检17694批次,合格率98.2%;食品相关产品635批次,合格率98.6%;储备粮油147批次,合格率98%。风险监测方面,完成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1297份,总体合格率95.3%。监测地产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22.65万批次,问题发现率0.05%。77家农贸市场快检食用农产品30.34万批次,问题发现率1.2%。完成进出口食品监测12777批次,问题发现率0.5%。其次,突出源头导向,严抓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耕地污染情况调研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受污染耕地水稻安全种植技术方案;对全市农田灌溉水100个断面开展水质监测。以农药、兽药标准化使用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应用率超40%;实施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市6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成功登记注册,对注册农产品实现从生产基地到流通的追溯管理;持续扩大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覆盖范围,新建流通追溯节点454个,节点覆盖各镇区的标准化菜市场、超市、学校、医院、中型以上餐饮企业等单位,并与广东省智慧食药监云平台农产品快检信息实现数据对接,保障肉菜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品质可控、责任可究。

在把好上述两个方向的同时,我市还突出问题导向,开展食品质量提升行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导、大宣传、大调研、大提升“六大行动”,共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746家,核查涉嫌无照无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831家,其中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企业6629家、督促办理食品经营许可4202家,有效治理“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经营食品问题。

■强化“两法衔接”鼓励全民参与

2019年,我市强化“两法衔接”,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首先,加强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和“回头看”工作,重点对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共查办案件203宗、案值超过1亿元,均排名全省第二名。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查办食品安全问题案件286宗,销毁假冒伪劣产品20.25吨。其次,深化“两法衔接”。查处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件,发现在宣称具有减肥功效的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可硫酸钠的潜规则,推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获某品牌假洋酒案,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专题报道;利用部门信息共享,查处在凉茶中非法添加毒麻类化学品案件。2019年,食品立案746宗,罚没款达1191.08万元;涉嫌食品犯罪刑事案件立案126起,刑拘92人,移送起诉案件39起、62人。

在风险警示宣传方面,坚持“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初步形成。修订《投诉举报管理工作制度》,实施有奖举报,全年受理食品类群众投诉举报2680宗。积极动员社区巡查员通过移动巡查APP上报巡查信息超15万条。大力开展蘑菇、河鲀等野生动植物风险警示宣传,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800多万条预警信息,并通过电视电台、报社媒体、官网微信、公交的士、公共场所等实现风险预警和防控宣传全覆盖。开展“全民查餐厅”活动152期,邀请市民走进中央厨房、“网红餐厅”等参与检查,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肯定。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快检开放日、科普大讲堂、有奖答题等线上线下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多管齐下” 推动食品产业提质升级

食品产业提质升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2019年,我市坚持“多管齐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食品药品经营许可与商事登记“并联审批”改革,实现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一次性办理。制定《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证照管理类、广告类、商品标识标示类等轻微违法经营行为明确免罚清单,通过责令改正、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进行纠正教育,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在完善标准体系方面,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和企业标准备案工作,核对企业标准申请资料843份次,提出标准反馈建议676份,备案394份。

在完善科技支撑方面,全年安排资金40万元支持2个食品安全领域项目立项;指导7家食品相关领域企业参加全市创新创业大赛;2家食品企业获得科技保险补助28.82万元。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68个、绿色食品(农产品)6个。推进学校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实现学校食堂自查率、检查覆盖率、食品安全量化等级B级及以上比例、“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规范档案建设率“五个100%”。推进“明厨亮灶”工作,30893家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覆盖率85.9%,高出省规定目标5.9个百分点。

■针对存在问题健全长效机制

据介绍,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也势必对食品安全工作带来新影响,农贸市场、肉联厂、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等都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这些问题和挑战都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首先,健全长效机制,压实各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保障食品安全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加强食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快实现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建立健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规范,督促企业建立自查报告制度,落实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检验检测等主体责任。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100%。鼓励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

其次,前移监管关口,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一是加大抽检抽查力度。全市抽检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不低于5批次/千人,争取达到5.5批次/千人,其中针对农兽药残留抽检量达到2批次/千人;开展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持续开展全市77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严格执行季度抽检制度,加强对库存粮食和政策性购销粮食的质量安全抽查。实施中山辖区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实现抽检品种100%覆盖。二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深化风险分级管理,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野生动物和家禽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持续做好农贸市场、肉联厂、水产和肉类食品生产企业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等冷冻潮湿密闭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复学期间重点加强对学校、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三是扎实办好市民生实事。在231家中小学、幼儿园饭堂推广食品快检,对其中81家1000人以上学校建设食品快检室,231家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每周组织食品快检最少一次;建成中山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首期接入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的猪肉、蔬菜追溯信息及市场监管局的快检信息。四是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组织编制《2020年度食品安全白皮书》。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升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水平。

■聚焦突出问题强化专项整治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将强化专项整治。一是加强源头监管治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蔬菜、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强化畜禽屠宰检疫监管,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11月底前确保50%以上的试行主体使用合格证。实施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二是强化重点问题整治。以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注为重点,开展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规范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标签标识管理。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规定,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持续开展“两超一非”(“两超”指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一非”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重点问题整治;开展肉制品生产质量提升工作和食品小作坊清理整顿工作;开展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防工地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同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山寨假冒、虚假标识、以次充好、“三无”等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开展“昆仑”“飓风”“国门利剑”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深入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食品走私。最后,还将完善“两法衔接”机制。推动部门间在基础信息、案件移送、案件会商和联合执法等方面资源共享,解决案件取证难、移送难、入罪难及涉刑案件涉案产品认定等问题。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积极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探索建立食品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将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推动行业发展形成共治格局

在不断完善软硬件的同时,我市将提升供给质量,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实施食品小作坊生产提质行动,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继续深入推进阳光APP建设。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二是持续推进示范引领行动。对标《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及评价细则细分表》,全力筹备迎接省创城验收工作。推进火炬开发区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镇区创建行动,指导火炬开发区、东升镇、三乡镇、港口镇等4个镇区开展创建工作。

此外,为推进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强化全民参与。深入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大宣传,开展100期“全民查餐厅”活动(其中10期为在线直播),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保健食品科普知识进社区、“食安赛场”线上答题等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依托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宣传栏、LED屏等多种渠道强化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推动社会共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开局之年。据介绍,我市将继续围绕《广东省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任务目标,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过程监管,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