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

时间:2020-08-12 19:49:58来源:徐州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徐州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面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短板,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徐州建设农业强市具备较好基础和条件

徐州是江苏省的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徐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相继出台了十余个“三农”工作统领性文件,形成了“1261”乡村振兴框架体系,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全面推进、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农民收入持续攀升。2019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73元、增长9.2%,增幅居全省第三。截至去年年底,完成了占全省1/4的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

农业转型加快推进。2017年,正式获批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绿色发展先行区,“4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粮食连年丰产丰收,物质装备质量持续提升。

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大力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聚焦生态宜居,加快建设美丽整洁乡村,培育形成了集中居住“睢宁模式”、空间治理“邳州方案”、环境整治“铜山样板”、采煤沉陷区搬迁“沛县探索”等一批先进典型。

乡村治理扎实推进。大力推广“马庄经验”,积极探索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网格化治理覆盖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巩固。

农村改革稳步实施。创新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动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目前已启动“三乡工程”项目建设360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短板”

在肯定近年来“三农”工作成绩的同时,徐州也要清醒认识到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短板。相比省内苏南等发达地区,徐州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还不高。高标准农田占比65.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6.5%,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龙头企业多而不强,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薄弱,普遍存在人员数量少、学历低、年龄大、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全市近一半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治理,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风貌方面做得明显不够。

农村民生发展短板弱项明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滞后,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农民整体还不富裕。

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渠道尚未完全打通。基层普遍反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突出的瓶颈制约是缺少高素质人才、缺少真金白银的投入、缺少产业发展用地。

直面矛盾问题,坚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面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徐州应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地位、优势、短板、富民的根本要求,认清时与势,分析长与短,突出质与量,抓好转与升,精准谋划乡村振兴的目标定位、转型升级抓手、工作平台载体,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完成全面小康底线任务。加快落实制度性保障举措,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着力推进农业提档升级。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化对家庭农场指导服务,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联动开展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和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创建,打造一批体现田园风光、历史文化、乡土韵味的特色示范乡村。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按照全覆盖的目标,以“大民生”视野来把握搬迁群众的期盼,积极回应搬迁群众关切和需求,跟进落实后续措施,让他们不仅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拓宽农村金融融资渠道,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

着力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党建+”工程,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构建“网络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素质和农民精神风貌。

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在领导体制上体现“党管农村”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应亲自谋划部署、亲自协调推进,鼓励基层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创造更多乡村振兴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努力做思路创新和实践突破的先行者。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