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48家百货有40家营收净利双降 线上出现商机

时间:2020-09-09 19:49:52来源:新京报

疫情导致今年上半年国内百货业遭受重创,截至目前,48家上市商业零售百货企业已公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45家营收负增长,净利润方面则有41家为负增长,营收净利双下降的企业达到40家。根据各企业半年报显示,因疫情期间减免租金及闭店,一季度业绩普遍受损严重,二季度则有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疫情为百货公司的数字业务带来巨大商机,今年上半年各大企业均发力线上,助推实体平台快速推进线上营销渠道,直播带货、小程序线上商城、微信群在疫情期间变成营销“新战场”。

超九成百货企业营收同比负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实体百货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尤为严重。在新京报记者统计的48家百货企业中,2020年上半年只有豫园股份、小商品城、上海九百3家企业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其中豫园股份营收200.54亿元、同比增长0.88%,小商品城营收21.21亿元、同比增长17.62%,上海九百营收3979.73万元,同比增长15.1%。在其他45家营收负增长的企业中,有24家负增长同比超过50%,包括大商股份、王府井、鄂武商A等行业巨头。

净利润方面,48家企业中有32家盈利,4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降幅超过90%的有17家,南宁百货和供销大集两家企业降幅达到4位数,降幅分别为3937.69%、4831.05%。在7家正增长的企业中,大多数并不是百货主营业务的净利润增长,其中,东百集团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仓储物流业务实现的净利润较上期明显增加,通程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来自投资长沙银行产生的收益,重庆百货则是土地转让产生的收益,*ST友谊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为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有息债务规模与财务费用大幅减少。

企业闭店、减租对业绩产生影响

因疫情原因闭店成为影响百货企业上半年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疫情暴发初期正值百货业全年销售旺季的春节假期,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今年2月中旬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1月20日之后,门店陆续开始停止营业或压缩营业时间。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百货和购物中心整体开业率不到30%。开业比例较高的有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大致在60%左右。而天津不到20%,重庆、济南、青岛、哈尔滨、福州、西安等不到10%。湖北省内各市百货和购物中心的开业率基本为零。该调研报告同时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百货企业平均销售额不到去年同期的15%,而且仅有的销售额大多是公司内超市体系带来的。

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闭店时间超过一个月,甚至整个第一季度都处于闭店状态。其中,供销大集旗下天津、西安、宝鸡、延安、海口的百货门店闭店时间都超过1个月;鄂武商A旗下门店自1月23日起陆续暂停营业,3月20日起逐步复工;银座百货旗下商场、购物中心自1月末至3月初一直是闭店状态;新华百货旗下所有百货门店从1月下旬开始闭店,3月下旬恢复营业;天虹旗下百货及购物中心门店根据所在地政府防控要求和市场情况于1月27日起陆续停业,3月7日起全面恢复营业。

此外,今年上半年有多家百货企业发起减免租金的行动,对业绩产生影响。其中,王府井为供应商及租户合计减免扣率、租金及相关费用金额总计达4亿元,大商股份共计给予租赁和联营供应商减免租金等费用约3.6亿元,百联股份合计减免租金约3.38亿元,天虹股份合计减免金额约2.5亿元。不过,开展减租行动的企业认为,减免租金极大程度地缓解了疫情期间供应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商户的经营压力,增加了商户和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

二季度商圈复苏,消费迎小高潮

今年第二季度,大部分地区疫情逐渐稳定,各行业复工复产脚步加快,各大企业百货门店客流、销售额开始有明显提升,消费活力逐步恢复。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7%,二季度同比下降17.5%,降幅较一季度大幅收窄17.6个百分点。

从企业角度看,以王府井为例,各地王府井门店于3月底基本均恢复营业,4月底基本恢复到正常营业时间,5月以来总体上恢复正常经营常态。6月王府井北京地区以外的百货及购物中心门店客流基本恢复到同期的75%,奥莱门店恢复到同期的80%。在这一复工复产节奏下,王府井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亏损2.07亿元,第二季度利润总额实现2.82亿元,环比快速恢复。

百货门店在二季度纷纷举办促销、体验活动,同时结合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清明节、劳动节前后百货业接连迎来小高潮。4月底,结合上海“五五购物节”,百联股份旗下2200多家门店线上线下共计发放消费券12亿元,单张最高达5500元。此后门店又陆续开展“焕享一新百联千店i购季”“66百联之夜”“年中庆”等活动带动消费。6月“夜间消费”全面启动,在此期间,鄂武商A旗下门店逐步推出各具特色的夜间集市、天台餐吧,打造网红打卡点,提升商圈聚客力。豫园股份半年报显示,豫园商城在恢复夜经济文化活动后,商圈销售额达1.5亿元。

疫情倒逼百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受电商和新零售冲击,2019年国内多家百货企业发力数字化运营,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而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倒逼百货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

具体来看,48家企业中有32家保持盈利,其中有一些是得益于线上销售额的增长。天虹股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线上销售实现同比增长259%,全国有75家门店专柜上线了企业微信导购功能,百货专柜线上到家业务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30倍,客单价环比提升近1倍;国芳集团在报告期内线上销售同比增长175%,疫情期间百货板块上线小程序商城,同时在抖音平台展开直播带货,覆盖客户数达12.8万人,建立微信客户群1911个,人数超过6.5万;中兴商业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中兴大厦+”小程序累计访问人数86.3万人,累计访问量1296.1万次,新增小程序会员8.62万人,累计会员总数近10万人,单日交易额最高突破百万元。

另据8月11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实体零售全渠道及数字化发展报告(2020)》,在100多家以经营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样本中,70%已开展线上销售渠道,而微商城、小程序商城是目前占比最高的两种线上销售渠道,其中有七成百货企业开展了微商城的运营。

业内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带动“宅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无接触配送、直播销售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百货企业的必然选择。顺应时下多元化、个性化、重视体验的消费需求,注重探索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模式创新,加强供应链掌控力和终端服务质量,成为行业竞争制胜的重要因素。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