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构筑人才“朋友圈”!教育一体化长三角还缺点啥?

时间:2020-08-19 19:50:30来源:国际金融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教育一体化可以促进长三角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升长三角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为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一体化提供基础性支撑,有助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江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田贤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教育领域的一体化不断加速,成果颇丰。

2019年5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共建一流学科联合体,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共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共同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9年12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近期工作要点(2019-2020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探索组建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及其他特色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构建联合教研、校外实践、研学旅行等资源共享机制;在职业教育领域,促进课程体系、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开放协作;在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方面,持续推进校长、教师联动培训平台。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近日还发布了全国首个跨区域的职教一体化方案。按照“信息共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则,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定职业教育系列政策和标准,推动示范区内职业学校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升学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行。

虽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目前,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教育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差异。三省一市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区域间的碎片化治理,会导致一系列制度性壁垒。同时,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还缺乏教育专项经费的支持。”田贤鹏说。

对此,田贤鹏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统筹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基于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机制和体系,提高政策供给的精细化程度,分层分类推进。其次,设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专项发展基金,提供教育一体化的经费支持。第三,借助人工智能、云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大数据集成共享平台建设。第四,破除阻碍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共建。”田贤鹏称。

“产学研”协同壮大科创圈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并不容易。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较好,但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产业结构优化需求迫切。

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长三角呈井喷式发展,打通了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通道,也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实现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提供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和人才保障,促进了长三角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同时,高校依托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优势学科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1月,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5所“双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发起的长三角区域(余杭)校地合作联盟,通过与长三角高校开展高校人才引进、共建校企联合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等形式,试点建设长三角高水平校地合作示范区,共同推动长三角校地合作一体化发展。

近日,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该联盟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聚焦绿色智能建造领域,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形式,将开展标准研制、科研攻关、技能认证、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等工作。

“新型研发机构是国家与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激活校内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通过新型研发机构激活校内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培育壮大长三角科创圈。”

刘志峰进一步指出,高校可以考虑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行业企业尤其是校友企业、校友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校友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加快构建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等环节的全过程“产学研用”创新生态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高端高智”产业结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